精油基礎, 芳療知識

精油的協同作用

複方精油

定義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精油,經過配置後,達到均勻混合,即稱為複方精油。

精油的選擇

精油配方中,建議可以從「化學分子組成」、「目標效果」、「植物科屬」幾個面向進行思考,並採用多元或者截長補短的概念進行配置。
以初學者來說,配方建議選擇3-5種以內的精油。若對精油的掌握度較佳的情況下,可以選擇3-7種精油在同一個配方當中。

協同作用

定義

讓複方精油中的精油效果大於組成中單一精油成分效果的總和

學者觀點

在西方藥草學的概念中,認為「全株」或者「部分植物」萃取的效用會大於單獨萃取出來的單一成分來的有效果。

在部分研究中發現,真正薰衣草精油的抗焦慮效果就是來自於成分內的乙酸沉香酯與沉香醇的協同作用。

疊加(Additivity)

兩種以上的物質被同時使用的時候,可以從其化學分子的特性,預知或推測此混合物的作用與效果。

協同作用(Synergy)

當兩種分子成分彼此相互增加對方的效果,其結果比預想的疊加效果還要更有成效,即稱為協同作用。

抵銷效果(Antagonism)

與協同作用相反,會使得加入的精油分子效果被抵消。
舉例來說,野馬鬱蘭與印度藏茴香當中的香荊芥酚與同為酚類成分的百里分百里香當中的百里酚放置在一起時,其毒性會被抵消掉。因此,在配置抗菌抗病毒配方時,非常適合將兩者(百里酚百里香與野馬鬱蘭)一起加入配方當中。
另外,具有高度刺激性的中國肉桂或者錫蘭肉桂,其中的肉桂醛的肌膚刺激性也會因為柑橘類精油當中的檸檬烯而減低許多。

更多的抗菌抗病毒相關文章. 精油於免疫的應用,可以參考其他相關文章喔!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