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情緒不是來自現在,而是無聲的記憶在說話

#心理學筆記 #內隱記憶 #情緒教育 #情緒覺察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

某句話、某個眼神,甚至是某種氣氛,突然就讓你情緒湧現,想生氣、想逃避、甚至想哭。但你明明知道眼前這件事並不嚴重,卻仍無法控制反應。

心理學認為,這很可能與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有關。

什麼是內隱記憶?它和情緒有什麼關係?

根據認知心理學,長期記憶系統分為兩大類:

  • 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無需意識覺察就能影響行為的記憶
    是一種「你不知道自己記得」但卻默默影響你行為的記憶。比如你知道怎麼走路、怎麼寫字、怎麼穿外套,卻想不起來你何時學會的。更重要的是——很多情緒記憶就藏在這裡。
  • 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與情緒,有很多來自我們不曾察覺、也無需察覺的記憶痕跡。
  • 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需透過主動回憶才能提取的記憶
    是一種你可以「有意識」調用的記憶。像是你記得你的國中老師、你去過的旅行地點、昨天吃了什麼。這些資訊,是經過清楚「回想」而提取出來的。

內隱記憶,也稱為非陳述性記憶,是一種潛藏於潛意識的記憶形式。它不像外顯記憶那樣能被清楚描述,而是透過「經驗的痕跡」自動影響我們的行為、反應與情緒。

例如:

  • 你會騎腳踏車,但想不起何時學會。
  • 鋼琴家能彈奏複雜曲目,卻不記得哪一天背下樂譜。
  • 一句語氣相似的話,讓你突然憤怒或委屈,其實是舊有情緒記憶的再現。

這就是內隱記憶與情緒反應之間的關聯。

心理學研究發現,內隱記憶是由下而上的(bottom-up)處理機制
它來自感官、情緒、大腦邊緣系統(如杏仁核)的迅速反應,
讓你在還來不及思考時,就已經做出了選擇或反應。
這是一種演化上的保護機制,也是一種情緒的「快反部隊」。

外顯記憶則是從上而下(top-down)
需要我們動用語言、邏輯、時間順序、空間理解等認知資源,
去「慢慢想」,再「慢慢說」。

但情緒呢?它多半不會等你「慢慢來」。

為什麼情緒會突然被觸發?心理學怎麼解釋?

腦神經運作上,內隱記憶主要與杏仁核(Amygdala)有關,這是大腦中負責處理情緒與恐懼反應的區域。

當我們遇到與過往經驗相似的場景(即便只是語調或肢體語言),杏仁核會自動啟動保護機制,引發「過度反應」:

  • 生氣,但說不出為什麼。
  • 想逃離某人,但找不到理由。
  • 聽到某句話,就覺得委屈想哭。

這些並不是當下的事件引發的反應,而是潛藏在內隱記憶中的創傷或未解情緒被重新啟動。

情緒不是現在才出現,而是記憶的回聲

當我們的內隱記憶被觸發時,我們不是「在此刻」做出反應,而是在對過去的未完成經驗回應。

例如:

  • 小時候被老師誤會,長大後對權威敏感。
  • 童年常被否定,成人後對批評特別容易爆炸。
  • 曾被排擠的人,對群體互動充滿焦慮。

這些情緒記憶雖然早已被理智壓抑,但它們從未真正離開,只是換個方式、在不同的時間出現。

如何處理情緒反應?轉化內隱記憶的三個方法

想要有效處理這些突如其來的情緒反應,心理學建議可以從**「覺察」與「語言轉化」**做起:

1. 停下來覺察:「這真的只是現在的情緒嗎?」

問問自己:「我是不是在回應以前的某個記憶?」

2. 說出感受:「這讓我想起了…」

將模糊的內隱感受,轉換成語言,幫助大腦從「情緒模式」切換到「思考模式」。

3. 練習安全回溯:重看創傷、重新解釋

在安全環境中(如心理諮商、日記書寫、與信任對象談話),重訪過往經驗,協助內隱記憶慢慢浮現並整合。

為什麼了解內隱記憶很重要?

因為真正影響我們的,往往不是現在的事件,而是未被理解的自己。

理解內隱記憶與情緒之間的連結,有助於我們:

  • 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 降低對他人的過度投射
  • 在親子關係、教育現場中更加同理
  • 避免將過去的痛苦,一次次重演在當下

你不是情緒本身,你是正在學會理解自己的人

當我們開始了解內隱記憶的存在,便不再輕易責怪自己「太敏感」或「反應太大」。
你只是在對舊記憶的反應,而非對當下的敵意。

你不是那個情緒本身。
你只是剛好,碰到了過去的記憶。
現在的你,已經擁有力量,可以陪自己走回那段未完的路。

願我們在理解自己的每一次情緒時,
都更靠近那個曾經無助、卻依然努力長大的自己。
你不是脆弱,你只是誠實。
而這份誠實,是療癒的起點。

願你在每一次情緒湧現的背後,
都能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溫柔,
給過去的自己一個擁抱,也給現在的自己一份自由。

---

我這陣子的情緒湧動,可能就是我的內隱記憶正在出來,不管是靈魂的召喚還是生命的歷程,我也正在努力的面對過去記憶造成的波動,也讓我反思更多對待小孩的態度

有句話說「好的童年治癒一生,壞的童年用一生治癒」

我不太確定原話是不是這樣,但就當是這樣好了,總希望我能帶給孩子的不是憤怒與恐懼,在孩子身上我也發現他有莫名的憤怒與爆炸情緒,他自己可能也覺得莫名其妙有這麼抓馬的情緒反應

在他的身上我若有似無的看到過去的自己,那個也曾經張牙舞抓的小宛宛

在每個人都對孩子抓狂而生氣時,我看到的是過去那個沒有被接住的自己

我努力的壓制自己的脾氣並告訴自己不要用過往的經驗或者「大家的方法」,應該面對他的情緒去找出源頭,並且不斷地給予他安撫,抓出他隱藏的內顯記憶並進行更改

我對孩子使用的配方為:

黑雲杉、昆士亞、少量香茅、甜橙,以這個做為空間擴香去放在書房

這部分是幫助他專注在課業上,因為孩子目前是因為課業所產生的衝突比較多,其餘生活常規倒也得過且過

對自己我則選擇了更多支持與陪伴的用油

幫助自己思緒開展的第六脈輪油,增加第七脈輪的兩種配方油,另外增加阿曼乳香的比例

腰腹部我則加強了花梨木精油

心輪的部分這次到沒有想要使用,更多的是能夠達到思緒通透

總之,我好多了,謝謝大家也讓大家擔心了

本來只是想交代一下為什麼上架這麼慢><結果交代又感覺好像越講越容易讓人擔心~

我沒辦法說已經走過了,畢竟生活實在太忙了,沒有辦法那麼樣專注的靜下心來

但我也正在練習中也正陪著孩子練習中

你也有莫名的情緒湧動嗎?

發佈留言